以下是项目生命周期的一般阶段划分及各阶段的核心任务与关键输出,遵循国际通用的项目管理框架(如PMBOK):
1. 启动阶段
核心目标:明确项目价值主张,判断是否值得投资。
关键任务:
识别需求来源(商业机会/战略需求/外部压力);
进行可行性分析(技术/经济/法律/运营可行性);
任命项目经理并组建初始团队;
编写《项目章程》,获得高层正式授权。
主要交付物:
《项目章程》——界定项目目标、范围、主要干系人及审批权限。
2. 规划阶段
核心目标:将高层次目标转化为可执行的具体方案。
关键任务:
分解工作结构;
制定进度计划(甘特图/关键路径法);
估算成本并分配预算;
制定质量管理计划、风险管理计划、沟通计划等;
明确团队成员职责与协作机制。
主要交付物:
《项目管理计划》——包含所有子计划的综合实施方案。
3. 执行阶段
核心目标:协调资源按计划推进工作,创造产品/服务。
关键任务:
根据计划调配人力、设备、材料;
开展具体技术工作(编码/施工/制造等);
实施质量保证措施;
管理团队绩效,解决冲突;
定期向干系人汇报进展。
主要交付物:
阶段性可交付成果(如原型、模块、工程节点)。
4. 监控阶段
核心目标:确保项目偏离在可接受范围内,及时纠偏。
关键任务:
对比实际进展与计划(SV进度偏差、CV成本偏差);
监控范围蔓延(变更控制流程);
更新风险登记册并应对新风险;
审核质量控制点,处理缺陷;
调整资源分配或进度基准线。
主要交付物:
《绩效报告》《变更日志》《风险应对记录》。
5. 收尾阶段
核心目标:正式结束项目,释放资源并沉淀经验。
关键任务:
获得客户/发起人对最终成果的正式验收;
完成行政收尾(合同结算、文档归档);
组织项目复盘会议(Lesson Learned);
解散团队并转移剩余资产;
更新组织过程资产(模板、案例库)。
主要交付物:
《验收证书》《项目总结报告》《经验教训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