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信创集成项目管理师(高级)考试的题型及规则说明:
一、科目1:理论知识
单选题:约60题,每题1分,共60分。
内容特征:覆盖项目管理基础理论(如PMBOK体系)、信创政策(如《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发展战略》)、国产软硬件生态(如华为鲲鹏、统信UOS、达梦数据库)等。
多选题:约20题,每题2分,共40分。
内容特征:侧重综合应用能力,例如分析信创项目中的技术选型(如芯片与操作系统的适配)、风险管理(如供应链安全策略)等。
二、科目2: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题:3-5题,每题分值不等(总分100分)。
内容特征:基于实际信创集成项目场景(如政务云迁移、企业数字化转型),要求分析需求、设计解决方案、处理冲突(如资源协调、进度延迟)等。
典型问题:如何制定国产化替代项目的可行性方案
如何在信创环境中实现跨平台兼容性(如麒麟系统与Windows混合部署)。
三、科目3:论文
论文题:1题,满分100分。
内容特征:围绕主题(如“信创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要求撰写结构化论文,需包含:项目背景与目标;
管理方法论(如敏捷开发、DevOps在信创中的实践);
关键技术实现(如国产中间件集成、安全合规设计);
成果总结与创新点。
四、考试规则
考试形式:
科目1:线上机考,时长120分钟。
科目2:线上/线下笔试,时长180分钟。
科目3:线下论文评审或线上提交,需提前上传电子版。
通过条件:三科均需≥60分,单科成绩不保留,需一次性通过全部科目。
五、备考建议
科目1:重点掌握《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白皮书》、等保2.0、密评要求,以及国产化率计算、项目集管理(PgMP)等知识。
科目2:研究典型信创项目案例(如某省信创产业园建设、央企IT基础设施替换),总结问题分析框架。
科目3:练习论文结构化写作,突出“国产化适配”“安全可控”等关键词,结合实际项目经验(如鲲鹏+麒麟组合的落地实践)。
注意:题型可能因政策或考试版本更新调整,建议以官方最新大纲或模拟题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