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备考过程中,部分考生可能会存在这样的问题,比如:软考考试安排、时长、形式是怎样的?别担心,为了帮大家解决这个问题,小编收集资料并整理了相关的内容,一起来了解下吧~
一、软考考试时间与科目安排
1. 全年考试时间
2025年软考分上下半年两次进行:
上半年考试:5月24日-27日(高级科目含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系统分析师、系统架构设计师);
下半年考试:11月8日-11日(高级科目含系统分析师、系统架构设计师、系统规划与管理师)。
考生需根据报考科目确认具体考试日期,部分科目可能分批次考试,建议提前登录中国计算机技术职业资格网核对准考证信息。
2. 科目分级与内容
初级:网络管理员、信息处理技术员(侧重基础操作技能);
中级:软件设计师、网络工程师、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综合理论与案例分析并重);
高级: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系统架构设计师(含综合知识、案例分析及论文三科)。
二、软考考试形式与流程
1. 全面机考模式
软考所有级别均采用计算机化考试,考生需通过线上系统完成答题,支持分科目连考。例如:
中级考试:基础知识与应用技术两科连考,总时长240分钟,中途不可离场;
高级考试:综合知识与案例分析连考(上午240分钟),论文单独考核(下午120分钟)。
2. 题型与作答要求
综合知识:75道单选题(中级/高级),覆盖理论知识与政策法规;
案例分析:4道简答题(中级)、3道案例分析(高级),需结合实操经验解答;
论文:高级考试必考科目,要求围绕指定主题撰写3000字左右论文,需嵌入真实项目案例。
三、软考考试时长与时间分配
1. 中级考试
连考总时长:240分钟(上午8:30-12:30),基础知识最短90分钟、最长120分钟,剩余时间自动分配至应用技术科目;
交卷规则:考试结束前60分钟可提前交卷,但离场后不可返回。
2. 高级考试
综合与案例:240分钟连考,建议综合知识控制在150分钟内,预留90分钟完成案例分析;
论文科目:120分钟独立考试,需合理分配审题、提纲撰写与正文写作时间。
四、软考考场规则与注意事项
1. 入场要求
必备证件:准考证(需提前打印,正反面不得涂改)与有效身份证件(身份证、护照等);
到达时间:至少提前40分钟抵达考点,迟到5分钟以上禁止入场。
2. 禁带物品
手机、电子设备、书籍、草稿纸等均不可带入考场,仅允许携带准考证注明物品;
安检流程:需通过人工安检与智能安检门,建议避免穿戴含金属配饰的衣物9。
3. 违规处理
作弊行为(如携带通讯设备、拍摄试题)将导致成绩无效,并面临1-3年禁考或法律责任;
草稿纸不得带离考场,违者按违纪处理。